方解:
龙胆泻肝汤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方剂由龙胆草、栀子、黄芩、生地、柴胡、车前子、泽泻、木通、当归、甘草组成。可清肝胆泻下焦湿热,用于治疗肝胆实火,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。方中诸药相配,泻中有补,利中有滋,降火清热,湿浊分清,循经所发诸证自愈。
组成:
龙胆草、生地、车前子各三钱,栀子、黄芩、柴胡、泽泻、当归各二钱,木通、甘草各一钱。
用法:
水煎服。
功效:
泻肝胆实火,清下焦湿热。
主治:
肝胆实火上扰,头痛目赤,胁痛口苦,耳肿耳聋;阴肿阴痒,湿热下注,筋痿阴汗,小便淋浊不利,妇女湿热带下。
现代运用:
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高血压、顽固性偏头痛、结膜炎、急性肾盂肾炎、急性胆囊炎、膀胱炎、外阴炎、急性盆腔炎、尿道炎、睾丸炎等属于肝经实火及湿热下注者。以口苦、尿赤、舌苔黄、脉弦数且有力为辨证要点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本方可抗菌消炎、利胆保肝、解热利尿、抗组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