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解:
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《脾胃论》,用时可与姜、枣同煎,有健脾益气、升阳祛湿之效。脾主运化,喜燥而恶湿,其气以升为标。脾胃虚弱,运化失司,则饮食无味,食不消化;脾失健运,水谷不化而成湿邪,湿阻中焦,阻滞气机,故脘腹胀满;脾主四肢,湿邪凝滞,浸淫肌肉则身体肢节酸痛;中气虚则倦怠嗜睡;湿邪蕴而生热,津液不能上输而口干舌燥;湿热下注膀胱,则小解频数;脾属土,肺属金,脾气虛则肺气亦虚,不能固表则发恶寒。
组成:
人参、半夏、甘草(炙)各一两,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白芍各五钱,白术、茯苓、泽泻、柴胡各三钱,黄连二钱、黄芪二两、陈皮四钱。
用法:
上药研为粗末,每次服三钱,人姜、枣,水煎服。
功效:
健脾益气,升阳祛湿。
主治:
脾胃气虚,兼遇湿邪。症见怠惰嗜卧,饮食无味,体酸重,肢节痛,口苦舌干,大便不利,小便频数,或见恶寒,舌淡苔白腻,脉沉无力。
现代运用:
临床多用于慢性胃肠炎、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、胃扭转、慢性胆囊炎等病,以面白、倦怠、食少、腹胀、肢体沉重、口苦口干为辨证要点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本方可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系统,可促进蛋白质合成,同时又能抗菌镇静、消炎、降压,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。